2014年6月11日

神祕「埋葬蟲」靠吃屍體維生

神祕「埋葬蟲」靠吃屍體維生

昆蟲合作之謎 吃屍體埋葬蟲 順境相殘逆境團結

中時電子報 記者: 湯雅雯╱台北報導– 2014年6月11日 上午6:01

中研院耗時4年研究,首度揭開昆蟲合作之謎!研究團隊赴台灣中部山區,鎖定尼泊爾埋葬蟲實驗發現,埋葬蟲會「遇熱則強」,蒼蠅多、環境越嚴苛越合作,反之如果氣溫低、蒼蠅少,埋葬蟲則會互相攻擊、甚至打到「斷手斷腳」。這項研究成果日前登上國際生命科學領域期刊《eLife》。

正在英國劍橋進行短期研究的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助研究員沈聖峰表示,埋葬蟲又稱「屍體清道夫」,這類靠屍體吃飯的昆蟲有很複雜的社會行為,牠會分解動物屍體,除去屍體毛髮、進行防腐抗菌處理,埋入肉球至地下,產卵後留給後代吃。

為了研究埋葬蟲的社會行為,沈聖峰研究團隊前往梅峰,分別在低中高海拔設「屍體陷阱」,溫度分別是30、16、12度,取得92組埋葬蟲巢資料後,透過錄影紀錄,分析4488小時的衝突與合作行為,有了驚人發現。

研究成員之一、台大昆蟲系碩二生孫烜駿指出,低海拔因為溫度高、蒼蠅多,環境不利生存,埋葬蟲反而會靠團結合作來對抗蒼蠅競爭;反之氣溫低、蒼蠅少的高海拔,埋葬蟲則不會合作,還會互相攻擊,公的埋葬蟲甚至會「互毆」打到斷手斷腳。

沈聖峰說,埋葬蟲為了對抗蒼蠅及變熱的環境而合作,可以證實生物因應物種競爭與環境變遷,必須逆境求生、團結力量大的生存之道。這也驗證了生態學權威學者理論,社會性生物能透過「合作行為」帶來成功,值得人類對抗氣候變遷借鏡。

「人類應該向昆蟲學習!」台大昆蟲學系暨研究所教授楊平世說,位處高海拔的英國、北歐國家通常是殖民國。此外,21世紀人類面對氣候變遷、全球暖化,也開始制定許多氣候協定,規定碳排量等等,期望人類也能靠互助合作對抗全球暖化危機。

尼泊爾埋葬蟲小檔案
學名:Nicrophorinae
特徵:頭部、背部有橙斑,靠屍體吃飯。
行為:親代照顧、困境中合作繁殖。
分布:台灣中高海拔山區、日本、中國大陸、印度、尼泊爾、東南亞地區。
資料來源:台大昆蟲學系
整理:湯雅雯

(圖/中研院/提供)

神祕「埋葬蟲」靠吃屍體維生 原文: 昆蟲合作之謎 吃屍體埋葬蟲 順境相殘逆境團結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